那天無意間看到踏輕鍋物的介紹,特別是這道蝦黃厚薑母鴨,光是名字就讓我瞬間動心。薑母鴨本來就是冬天的經典鍋物,但加上蝦黃這個「點睛之筆」,光用想像的就能感受到湯頭的濃郁層次。
回家後,我立刻跟老公分享相關照片,眼神透出期待的目光,以及我想要吃這個的語氣,我老公聽完,沒等我說完就笑著點頭,說:「買都買,趕快入手一包回來試試!」於是,我們決定這週末就在家裡煮上一鍋蝦黃厚薑母鴨,好好犒賞自己,也順便享受一下那種餐廳級的美味暖湯。
說真的一打開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調理包,我第一眼就被它的「份量」給震撼到了!這薑母鴨的尺寸完全不手軟,鴨肉塊頭飽滿又扎實,讓人不禁感嘆這實在是太有誠意了!光是看著這一大包滿滿的食材,就彷彿能感受到濃厚的湯底與鮮嫩的肉質即將在鍋中綻放出完美的風味。更讓我驚喜的是,裡頭不只有厚實的鴨肉,還能看到微微蝦黃的點綴,這樣的組合根本就是對「進補」和「美味」的雙重感受啊!
這邊要來講一下蝦黃厚薑母鴨的細心之處,除了它的美味與便利吸引我之外,最讓我安心的就是他們特別用心的食材選擇——這鍋裡絕對 沒有鴨頭、鴨脖子、鴨屁股 這三個部位,吃起來更健康、更放心。
首先是鴨頭,雖然有些人覺得鴨頭的肉質特別,但實際上它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吃多了容易讓血脂飆升,對心血管健康造成負擔。而且某些鴨頭還可能因環境因素累積重金屬殘留,這點總讓我有些顧慮。所以,踏輕選擇直接不加入鴨頭,讓人吃得更無負擔,也避免了這些健康疑慮。
再來是鴨脖子,它是淋巴和毒素容易累積的部位,儘管烹煮可以減少風險,但想到代謝廢物可能殘留,還是讓我有點擔心。而市場上有些鴨脖子產品經過過度加工,添加了大量鹽分和香料,吃多了對腎臟和心血管也不好。所以這次看到踏輕的薑母鴨完全避開了這個部位,真的讓我吃得更安心。
最後是鴨屁股,它雖然脂香四溢,但其實是脂肪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長期攝取容易導致肥胖和血脂異常,甚至增加脂肪肝風險。而尾脂腺本身還可能殘留油脂分泌的代謝廢物,光是想到這些,我就會打消念頭。踏輕直接將這部分剔除,讓湯頭和肉質的品質更純粹,吃起來一點都不油膩。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 真正做到了把「美味」與「健康」結合在一起,選用優質鴨肉部位,讓人不必擔心吃進多餘的脂肪或潛在的健康風險。
說了這麼多,就要看我老公下廚的英姿啦
說真的,鍋子已經是我們家最大的,還是裝不下,實在誇張的大,但….總是覺得有什麼地方怪怪的…以及不安感…
老大,你要退冰後再煮啊,一整隻結凍去煮,要煮到明年嗎…..
我先生也太天兵了,以為這樣煮就可以了,結果我看了後面的說明,踏輕特別強調,退冰後,再將整隻鴨分解,再放到鍋子裡煮,看他手忙腳亂的樣子
實在很無言啊,結果我們把整隻鴨重新拿起來,放到砧板上,用菜刀慢慢剁,光是搞這隻鴨,就搞了40分鐘,重點是還沒下鍋喔…
所以使用說明真的要看仔細啊,不然會花很多前置作業時間啊…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整隻鴨放進去了,這時候,薑母鴨的味道才真正的散發出來,實在太香了,當蝦黃厚薑母鴨在鍋中緩緩滾開時,香味瞬間四溢,讓整個空間都彷彿被一層暖意包裹。
薑母的辛香最先竄入鼻尖,那股溫暖又帶著微微辣感的薑香,細膩而不嗆,彷彿冬天裡的一把火,讓人瞬間感到全身舒暢。緊接著,蝦黃的鮮甜香氣悄悄滲透出來,帶著一絲大海的清新與濃郁的海鮮風味,與薑母香交織在一起,完美平衡了整體的香氣層次。
湯頭翻滾間,鴨肉的獨特肉香也逐漸融入其中,帶出一種濃郁卻不膩口的溫潤香氣。這種香味不像一般火鍋那麼厚重,而是多了一分自然的清甜與深邃的層次,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感受這撲鼻而來的幸福感。光是聞著,就能想像那一口湯頭滑入口中時,薑的辛、蝦黃的鮮、鴨肉的甘,三者在舌尖綻放的美妙滋味。
有了蝦黃厚薑母鴨這鍋主角,當然少不了一些完美搭配的配料,讓整體風味更上一層樓!我跟先生精心準備了這些必備的食材,讓每一口都更加豐富有層次。
高麗菜
高麗菜是鍋物的靈魂之一!放入滾燙的湯頭裡,吸飽了薑母鴨的湯汁後,入口帶著清甜的口感,完美中和了薑母與蝦黃的濃郁,吃起來爽口又解膩,讓人忍不住多吃幾口。
茼蒿
茼蒿特有的香氣和柔軟的口感,放進鍋裡煮一下,就能吸附湯底的精華。它的草本香氣與薑母鴨的辛香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讓這鍋湯更加清新、不膩口。
魚餃
魚餃煮進湯裡後,外皮軟Q滑嫩,內餡魚漿吸滿了濃郁的薑母湯汁,每一口都帶著海鮮的鮮甜與湯底的層次感,成為這鍋裡的小驚喜。
燕餃
燕餃則是鍋物裡不可缺少的經典配角!咬開後,肉餡的鮮香與湯頭結合,滿口都是濃郁的幸福感。外皮吸湯的口感特別討喜,讓整體味道更有層次。
玉米筍
最後,玉米筍是這鍋裡的點睛之筆,帶著清甜與脆口的口感,不僅增加了湯底的甘甜風味,也讓整鍋料理更清爽、均衡。
這些配料和蝦黃厚薑母鴨堪稱絕配,每一種都吸飽了湯頭的精華,讓人吃起來既滿足又驚艷。大自然的鮮甜、海鮮的濃郁和薑母的辛香在這鍋中融合得剛剛好,讓這一餐充滿了豐富的味覺層次與幸福感!
吃火鍋啊,最重要的就是那份開開心心的幸福氛圍。想像一下,寒冷的夜晚,一鍋熱騰騰的踏輕蝦黃厚薑母鴨在餐桌上冒著香氣,夾著自己喜歡的魚餃和玉米筍;另一邊,吃著煮好的高麗菜,配合湯底的辛香與鮮甜,在家裡緩緩飄散,然後坐在沙發追劇,簡直太完美啦。
踏輕鍋物,就是為了這樣的幸福時刻而存在。簡單調理、不費時間,卻能讓小家庭的餐桌瞬間升級為一場高級的美味饗宴。每一口都能品嚐到薑母的辛香、蝦黃的鮮甜,以及滿滿的愛與溫馨。
無論是平日的小確幸,還是週末的歡聚時光,踏輕鍋物都能輕鬆拉近彼此的距離,讓每個家庭成員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讓我們圍在餐桌前,享受那一鍋熱氣蒸騰的幸福滋味吧!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愛與美味在你的小家庭中溫暖流動吧!
踏輕鍋物線上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PEPPERDUCK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頭濃郁口感寒冷的天氣,最能讓人感到幸福的,莫過於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一鍋熱騰騰的火鍋。這不僅是一頓飯,更是一份家的溫度。而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就是為這樣的小家庭幸福時光而生,讓你在家輕輕鬆鬆,也能煮出餐廳級的美味料理,讓每個人都吃得滿足、笑得開心。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的調理包,從開封的那一刻起,就讓人充滿期待。份量十足的鴨肉厚實飽滿,光看著就覺得滿足。湯底中融入了細膩的薑香,微微的辛辣暖胃又暖心;而特別加入的蝦黃,將鮮美的海味巧妙地融入其中,讓湯頭更顯層次,喝一口便能感受到濃郁的精華在味蕾間綻放。這樣的滋味,不只是一道料理,更是寒冬裡帶給全家人滿滿幸福感的「暖心良方」。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頭清爽評價
對於忙碌的小家庭來說,踏輕的蝦黃厚薑母鴨更是完美的選擇。不需費時準備繁瑣的食材,也不用擔心料理技巧,只要將調理包放入鍋中加熱,讓湯底慢慢滾開,整間屋子立刻飄滿誘人的香氣。接著準備一些簡單的配料:高麗菜的清甜、茼蒿的草本香氣、魚餃和燕餃的軟Q鮮美,再加上玉米筍的脆口清甜,每一種都能完美吸附湯頭的精華,讓這一鍋滋味更豐富、更滿足。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試吃心得
當大家圍坐在餐桌旁,熱氣騰騰的鍋物一口接著一口,孩子開心地夾著魚餃,邊笑邊說「好好吃!」;伴侶輕輕地將煮好的高麗菜夾到你的碗裡,說著:「你最喜歡這個,快多吃一點!」這樣的畫面,簡單卻充滿溫馨,讓整個家的氛圍都被幸福填滿。踏輕蝦黃厚薑母鴨,不只是單純的火鍋料理,而是讓家人凝聚在一起的美味橋樑。踏輕蝦黃厚薑母鴨湯底濃醇心得
選擇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讓每一頓飯都能成為全家人的幸福時光。無論是週末的小確幸,還是平日裡的慰勞,只要有這鍋美味上桌,寒冷的天氣也能變得溫暖而有滋味。在家輕鬆品嚐高品質的鍋物,既省時又美味,讓你的家人感受到來自你滿滿的愛與用心。踏輕蝦黃厚薑母鴨肉質鮮嫩口感
這個冬天,別讓忙碌打亂你和家人享受幸福的時光。讓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陪伴你的每一頓餐桌時光,讓家的味道變得更豐盛、更溫暖!現在就為小家庭準備這一鍋,開啟你們的幸福饗宴吧!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口感介紹
今天從微博上看到一個有關幸福的帖子,說道, 所為幸福,就是一個笨蛋遇到一個傻瓜,引來無數人的羨慕和嫉妒。風風雨雨,平平淡淡。當看著兒孫滿堂時,那個笨蛋還仍然喊著傻瓜。說的耐人尋味,也引起了我對幸福的思考。時值新春佳節,家人團聚,其樂融融,這也是一種幸福吧。 有關什么是幸福的討論從來就是一個熱門話題。而且現代人越來越關注幸福,許久不見的老朋友,見面后問的常常就是:這些年過得幸福嗎?我們都希望獲得幸福,然而每一個人對幸福理解是不一樣的。一個創業的人,事業有成就覺到幸福;學者認為能出成果就是幸福;老年人身體沒大病,不孤獨,就覺得挺幸福。 因此,找到自己的幸福,是一門生活的藝術,也是一門學問。 權威專家告訴我們幸福感大致可以從三方面來加以把握。首先是滿意感:個人的基本需求是否得到了滿足,最基本的是身心健康,衣食無憂,其次是快樂感:許多事情都會給人帶來快樂,依據心理學上的諺語這樣說道:如果你想快樂一小時,打個盹;如果你想快樂一天,去釣魚;如果你想快樂一個月去結婚;如果你想快樂一生,幫助別人。而幸福感較高表現是價值感,它是在滿意感于快樂感同時具備的基礎上,增加了個人發展的因素,比如目標價值、成長進步等。從而使個人潛能得到發揮。真正意義上的幸福感,與西方的享樂主義不同,享樂只追求享樂的過程,缺少更有價值的目標。 研究還發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感,別人都覺得一個人應該很幸福,他自己未必覺得。有一位40多歲的職業女性,在一家公司做會計工作,收入可觀,愛人事業有成,孩子上了名牌大學,周圍的人都覺得她很幸福,都很羨慕她,但她自己并沒有覺得幸福。原來,她總愛防范別人,也沒有知心朋友,成天覺得不幸福。還有趙本山的小品,說的是,孩子為了讓父親幸福把他從鄉下接到城里,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但父親并沒有感到幸福,相反是孤獨、寂寞和無聊。 有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幸福感,就應該反思一下目前的狀況。這有利于重新認識自己,發現幸福。幸福是多方面的。劉佳主演的 《你是我的幸福》,和蔣雯麗主演的《幸福來敲門》,都從不同的角度,詮釋了不同的幸福。 調整心態,找到幸福就是一種幸福吧。 >>>更多美文:隨筆美文
父母都希望子女幸福,可單身就一定孤獨終老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 催婚每年都是大熱門,聽說連真人租賃市場的價格都水漲船高。有個男同事說,去年還想租個女朋友回家過年,今年一看價格,租不起了,扎心。 身邊單身女友們都反映,一提起結婚,家里就像火星撞地球一樣,吵得不可開交。父母總覺得到了歲數不結婚,就是有毛病。可孩子們也振振有詞,我也想結婚,可老公是從石頭縫里蹦出來嗎? 父母覺得孩子挑剔,孩子覺得父母將就,成了一個解不開的死循環。 前兩天,有個姑娘在聚會上吐槽自己親媽,每天在家沒完沒了地數落她爸,比一日三餐還準時地嚷嚷著要離婚,自己單過。可一看見她,話鋒突變,開始窮追猛打:你怎么還不結婚? 問的她一臉懵。我媽該不是精神分裂吧。 旁邊一個哥們兒頻頻點頭,說自己體制內的爸更狠。一天到晚罵自己的工作沒有性價比。可他大學畢業那一年,還是要死要活地逼他去考了公務員。 你一言我一語,不知不覺地,一桌人就開始了一場吐槽大會。中國父母的擰巴真不是蓋的。 小時候怕你談戀愛。長大了怕你談不上戀愛。小時候怕你沒文化,長大了怕你懂太多。小時候怕你太平庸,長大了又怕你太出眾。 直到有人不開眼地問了一句話,到底該拿父母怎么辦?全場都沉默了。 想起閨蜜曾經跟我說過的一句話,父母的神邏輯,只能聽,不能解。 擰巴的中國父母:一邊想離婚,一邊催孩子結婚 閨蜜親媽,也就是我媽閨蜜,就是這么一個特別擰巴的媽。離了兩次婚,給閨蜜留下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被婚姻傷得遍體鱗傷,還一門心思地給她介紹對象。 要說如果婚姻幸福的爸媽想讓孩子早點嘗到甜頭,我能理解。可為什么明明婚姻不幸的爹媽還是想把孩子往火坑里推,我真不懂。 可后來聽阿姨說了一句話,我就豁然開朗:就是因為我過得不好,所以女兒才得好呀。我的婚姻都不幸福了,女兒可必須要幸福呀。 這話聽著是不是挺耳熟的?“你爸這輩子就輸在沒文化,所以,你一定要用功讀書啊。”“媽小時候窮,什么好看的衣服都沒穿過,所以你呀,一定要趁年輕,好好打扮。” 乍聽一下挺對的,細想一下挺奇葩。這就好比爸媽經常說的,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且不說鹽和米有什么可比性,吃到你嘴里的東西還能當成我的,也是看不出邏輯在哪里。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父母的未完成都變成了孩子的必須行。 閨蜜經常無奈地跟我說:“你說我媽這樣,我還敢結婚嗎?這年頭,誰知道男人靠譜不靠譜,萬一嫁錯人,離個婚,我媽還不得自殺呀。” 想想為什么孩子總是不能遂父母的愿,真不難理解,一件事兒如果要把父母的命都搭上了,反正我不愿意干,真心輸不起。 沒有一個人應該用自己的人生實現別人的愿望,完成別人的幸福,哪怕是父母和子女,也一樣。 這些年,經常和朋友聊起,以催婚為核心的中國式催催催,到底在催什么?哪怕冒著婚姻失敗的風險,也要早點讓孩子結婚。到底為什么? 后來,我仔細想了想,其實擰巴的背后有一個關鍵詞叫:標配。按照我媽的話說,就是什么歲數,就做什么歲數該做的事兒。 二十歲前,讀書是標配。二十幾歲,工作是標配。可到了三十歲,婚姻就是標配。但凡你偏離了軌道,就會被當成異類,一旦被當成異類,幸福的概率就會急劇下降。 可父母忘了一件事兒,結婚這件事兒,得從娃娃抓起。 有個遠方姑媽,催婚催了五六年,按照表姐的話說,都成精了。我曾經和姑媽聊起過,為什么總要催表姐結婚。其實,父母的心情我特別能理解,這個時代干什么下手都得快,等你回過神來想談戀愛了,男神早就成奶爸了。 可問題是,一對湊合的父母養不出感情豐富的孩子啊,就像表姐說的,看見父母這副樣子,自己就對婚姻有一種天然厭惡。 從小到大,她都沒見過愛的樣子,你跟她說,愛情可貴,是不是有點不靠譜?婚姻的好不是教出來的,是看出來的。 前段時間,朋友圈被一位爸爸給女兒的信刷屏,信的內容大概是說,女兒,如果不幸福,我寧愿你不結婚。此文一出,在爸媽圈引發了一場不小的轟動。父母紛紛聲討,現在的孩子都被這種雞湯給迷暈了,女孩啊,不早結婚,難道等著孤獨終老嘛。 父母都希望子女幸福,可單身就一定孤獨終老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今天這個社會,有太多有意思的事情了,女人可以努力工作,給自己買房買車,找點成就感,也可以懷抱著一點小興趣,小愛好,過簡單恬淡的生活。 前幾天和幾個閨蜜聊天,說以后找個有山有水的地方組團養老。一起談天說地,看看書,喝喝茶,沒有家務的瑣碎,沒有男人的騷擾。 我把這事兒跟我媽一說,連她都說要報名參加。對女人來說,婚姻越來越顯得多余了。而為了過上標配的人生而結婚,這個理由,也越來越無法說服一個人了。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婚姻不意味著更健康、更幸福,也不再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可還有很多父母覺得把自己的孩子交到另一個人手里,才算是完成任務。不是的。 父母這個角色的謝幕時,從來都不是孩子婚禮的那一刻, 而是有一天,孩子懂得如何為自己做選擇,然后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而要想做到這一點,你得先喜歡自己的生活。否則,就像一個胖子給別人推薦減肥藥,你說療效好,誰信呢?
今年北京的雨水,似乎比往年要密集的多。窗外的植物,長得也格外茂盛。 我是喜歡雨的,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如果不是瓢潑大雨,我一般都會在雨中漫步,享受雨滴的敲打,觸摸。 那是一種愜意的、帶有無限歡樂的享受。 但是,只要雨一停住,我便會迫不及待地來到窗外,帶著厭惡的、憤怒的情緒,在花花草草的葉片上尋找小蝸牛。 在童年,在鄉下,我見到蝸牛,總是很驚訝的。我不知道這些小家伙是怎么生長出來的,吃什么東西。那堅硬的外殼,以及外殼上面的花紋,會令人想起時尚服飾上的色彩與線條,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它們看起來很新潮,很洋氣。我在打豬草的時候,喜歡搜集蝸牛空殼,一手一個,用蝸牛最凸出的部分,使勁兒對撞。往往是,一只被頂破了,碎了,完好的另一只,便是得勝者,便是英雄。我拿出一只新的,繼續與那只得勝者對撞對擠。 這個小小的游戲,是我童年的樂趣之一。 我在詩歌、童話、歌曲中,都與小蝸牛相遇過。我相信,文學、藝術、音樂,都美化了小蝸牛。我相信那些用文字、用旋律、用色彩塑造的小蝸牛,都是美好的,親切的,自然的。然而,當我發現小蝸牛是靠吞噬嫩葉和嫩芽為生的,一切與小蝸牛相關的美好感覺都土崩瓦解了。 有一次,雨后,我走進地里,發現薔薇的嫩葉,萬壽菊的小葉子,被什么東西吞得干干凈凈的。我以為是小青蟲,當然,小青蟲也是罪魁禍首之一。但我在光禿禿的枝葉上,看到的是一只一只的小蝸牛,結結實實地黏附在花草的枝干上。有的,還露出小觸角,興奮地吞噬著嫩葉,它們吞噬的動作,需要以非常近的距離,睜大眼睛平心靜氣地觀察,才能看清。 我幾乎是怒不可遏了。養一盆花多不容易啊,從種子發芽的那一刻開始,陽光的暴曬,暴雨的侵襲,蟲害的滋擾,都需要小心翼翼地呵護。誰承想,還沒有等到花朵綻放之時,蝸牛把這些花兒全給摧殘了,我的心似乎也被蝸牛傷害了。 好多蝸牛啊,像蝗蟲一樣,密密麻麻,無處不在。也許,軟體的生物,都討厭和懼怕熾熱而又明亮的太陽吧。在雨停的間歇,甚至在小雨的淅瀝中,它們興奮而又瘋狂地伸出觸角,爬行,吞噬,肆無忌憚。杏樹,香椿樹,紫薇,甚至是支撐花朵的干枝上,都爬滿了蝸牛。它們像是在愜意地散步,像是興高采烈地去赴宴,像是酒足飯飽后聊天,總之,這是蝸牛的世界,蝸牛的天下。 可憐的枸杞,一大叢,葉子密不透風的枸杞,如今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條了。而我的幾盆萬壽菊,奄奄一息,僵尸一樣,令人心痛。它們像是在和我做最后的告別。 也許是這些蝸牛察覺到危險來臨了,也許是它們感受到了我的怒氣,我用手指輕輕一碰,蝸牛就掉落在泥土之中了,好像是急急慌慌逃走的。所以,我小心翼翼捏取趴在花草上的小蝸牛,手心里積滿了,我就把它們丟到垃圾堆里。 我生氣,我煩惱,但我知道,大自然是很殘酷的。雨來了,植物們是歡欣鼓舞的,但蝸牛也來了。大自然對所有的生命都是一視同仁的。它給植物以滋潤,也給蝸牛以生機。而這些蝸牛,最終又是土壤的養料。 突然,我笑了。我發現,我小心翼翼地把蝸牛放在手心的時候,多么像我搜集種子的動作。如此一想,我的煩惱頓時消失了。 >>>更多美文:現代散文
1、《處守謝景思寄勸農詩次其韻》 使君小隊出田間,卻擁旌旗鼓吹還。 走送勞農詩俊逸,懸知領客事清閒。 坐曹已白兒時鬢,置酒聊朱病后顏。 無路從公上煙雨,夢魂長繞處州山。 2、《春初過王仲禮教授小園》 幽居倦孤寂,俗駕難追攀。 相攜筇九節,徑造茅三間。 三卿貧無事,況得獨冷官。 衡門靜如水,委巷深于山。 自言學為圃,雖小殊可觀。 始至度略彴,徐行轉闌干。 當階藝紅藥,坐待青春還。 春還未數日,草樹猶清寒。 殷勤小梅花,一笑冰雪顏。 煮茗當酒醴,言詩替吹彈。 君知靜中勝,得此良獨難。 相戒勿浪出,黃塵點人冠。 3、《辭召命呈子忱侍郎》 嬾慢無端世所遺,獨憐衰病少光輝。 惠然投我有華袞,何以報公無佇衣。 末學虛聲慚取譽,舊章多識恐成非。 侍郎清鑾懸明鏡,莫道塵埃一點飛。 4、《次陳少卿見贈韻》 少卿令德公,不肯入州府。 種花養風煙,藝木蔭庭宇。 了無適俗韻,真可與晤語。 永懷君詩句,凈洗我塵土。 如何百里間,此秘欠未睹。 今晨款荊扉,老氣壓方虎。 新詩疾雨風,妙字列行伍。 華宗有后山,句律嚴七五。 豫章乃其師,工部以為祖。 君方討淵源,奚啻窺牖戶。 我貧無一錢,不敢學農圃。 空馀數卷書,腸腹自撐拄。 5、《次程伯禹尚書見寄韻》 往年書到西風涼,病夫隨牒天一方。 今年書到玉溪上,曖空白露為清霜。 人生俯仰成陳跡,只有一丘如宿昔。 故鄉杰閣公飽山,野寺幽軒我橫碧。 石交曉月長庚星,勢交飛絮水上萍。 往時玉溪二三老,死生貴賤論交情。 歸來訪舊其誰羨,程公筆力猶強健。 鄭公霜鬢未成絲,掛冠不受兒曹勸。 公于道德猶耕獵,所得不隨天下裂。 胸中具眼世莫知,筆端有口公能說。 豹文未省一斑窺,戲逐群兒日課詩。 詩病無人與商略,湔腸浣胃付神醫。 6、《詠南池》 衡門久棲遲,永日孰與儔。 既絕車馬喧,遂適林塘幽。 荷香因雨來,水鳥鳴相酬。 虛懷睨物表,可以觀天游。 古來英雄人,何異貉一丘。 茫然不知歸,沒世隨波流。 7、《贈空上人》 我搴空門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壺,中有寶月寒。 四壁澹相對,安身一蒲團。 玲瓏六窗靜,竟日心猿閒。 時從禪那起,游戲于筆端。 當其參尋時,恣意云水間。 松風漱齒頰,蘿月入肺肝。 政使不學詩。已見詩一斑。 況復用心苦,俗氛何由干。 今晨出數篇,秀色若可餐。 清妍梅著雪,圓美珠走盤。 乃知心鏡中,萬象紛往還。 皆吾所現物,摹寫初不難。 誰能效我輩,造語出險艱。 請師賸汲古,凈洗蔬腸酸。 坐令韓退之,收斂加巾冠。 8、《贈閻德夫參議》 閻公才氣人無敵,列星官曹聲藉藉。 青云垂上卻回頭,笑說鄉邦富泉石。 問君功業男兒事,禹重寸陰輕尺璧。 及身強健不勉旃,汲汲東皋恐非策。 答云種木須十年,種得成陰已頭白。 是以江濱五畝園,拄杖芒鞋日經畫。 即今臺榭數十處,花竹誰能計千百。 是中便足了一生,頗覺軒裳總無益。 我聞此語為驚嘆,耆境之間真迫窄。 元無三徑可就荒,乃知貧過陶彭澤。 想君舒嘯東皋上,不但淵明心莫逆。 神交又得王無功,一飯何嘗留俗客。 未妨獻納云臺表,著繡晝行尋履跡。 會當稱是好林塘,門對諸峰一區宅。 9、《竹軒小睡》 好竹迷時手自栽,一軒寒碧謝塵埃。 清風政為我輩設,小睡忽從何許來。 已用官茶麾得去,莫因家釀挽令回。 呼兒靜掃黃葉徑,吾與此君俱快哉。 10、《次鄭禹功韻》 怪底消除執熱煩,鄭公方丈接三韓。 空馀坐榻懸犀柄。豈有行廚洗玉盤。 作吏忽驚玄鳥變,尋盟未向白鷗寒。 諸山只在登臨眼,安得陪君杖履看。 11、《得瑞香于四明》 錦樹轉欒海角州,移春檻里見風流。 兩三翠蓋張前面,千百香囊綴上頭。 絕代紅梅相對好,妒人山麝莫來休。 衰翁若被兒童問,入眼還曾有此不。 12、《登玉霄亭》 老荷君恩付赤城,瘦筇扶上玉霄亭。 懸知地接溟溟海,坐見天橫兩兩星。 作賦興公虛想像,謫官司戶實飄零。 衰翁何幸分符竹,一覽東吳未了青。 13、《鄧帥寄梅并山堂酒》 甓社湖邊路,詩筒得報回。 舊時云液酒,新歲雨肥梅。 不是園官送,真成驛使來。 鬢毛都白盡,更著此花催。 14、《風凰臺》 檐聲無復到層臺,畫棟空馀燕雀來。 我是鳳凰池上客,等閒汀鷺莫相猜。 15、《馮縣丞墨花》 君持松煤與研滴,慘澹不言生百物。 胸中自無俗子韻,落筆乃有此氣骨。 江梅正爾不施丹,為我拂拭為清寒。 一枝早晚到窗幾,定作月影橫斜看。 16、《復熱》 墨云行雨并成空,突兀彤云在眼中。 瓜李不禁如許熱,蒲葵能得幾多風。 通宵看月坐還臥,竟日追涼西復東。 回首本無寒暑地,聽渠亭午汗珠融。 17、《歸來橋》 安車過橋時,童稚皆喜舞。 題柱作歸來,元無長卿語。 18、《柑子園》 小摘亂青黃,開嘗馥香氣。 持比千戶封,真成敗人意。 19、《橫碧軒》 道山心已灰,但有愛山癖。 移家過溪住,政為數峰碧。 空蒙梅子雨,了不見顏色。 朝來忽獻狀,欣若對佳客。 晴窗卷書坐,蔥翠長在側。 似為神所憐,持用慰岑寂。 會登此山頭,卻望水南北。 煙樹有無間,吾廬應可識。 20、《和李宗丞》 海邦西渡即朝廷,雙闕瓊臺天下名。 跋馬望君真屢矣,拏舟過我太遲生。 門闌不日登元禮,句律今朝得少卿。 已辦黃花一尊酒,有如江水莫寒盟。 21、《皇石堂》 南坡佳絕處,夏木晝成陰。 青壁可對面,寒泉能醒心。 駕言同勝踐,晤語契幽襟。 野興何曾盡,林間棲暮禽。 22、《黃香梅》 雪里何人作道裝,冰綃重疊色鵝黃。 染時定著薔薇露,雨洗風吹故自香。 23、《寄空憚師》 江西句法空公得,一向逃禪挽不回。 深密伽陀妙天下,無人知道派中來。 24、《寄許子禮》 草堂竹塢閉門中,吏部持身有古風。 老去一麾還作病,歸來四壁又成空。 今朝札翰如無恙,舊日詩書卻未窮。 拭目看君進明德,乃兄事業付天公。 25、《荔子》 異方風物鬢成斑,荔子嘗新得破顏。 蘭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膚在酒酣間。 絕知高味傾瑤柱,示覺豐肌病玉環。 似是看來終不近,寄聲龍目盡追攀。 26、《留別三侄》 僧窗又與汝周旋,百感相隨到酒邊。 無復吹箎如異日,空驚枕塊已三年。 一門叔父吾衰矣,東閣郎君但勉旃。 不為懷金紆紫事,澡身玉雪是空傳。 27、《六月十四日大雨連朝》 黃金北斗高,何似六月雨。 舉頭看云霄,此秘初未睹。 今晨沛然下,其勢莫能御。 既蠲人郁陶,又長我禾黍。 誰言為郡樂,病不對樽俎。 似為神所憐,用是娛悅汝。 緇黃諠諷誦,巫覡亂呼舞。 惠然從風來,茲事一不舉。 臨民多秕政,何道致如許。 稽首謝皇天,傾心奉明主。 28、《梅坡》 被雪一枝好,令人雙眼明。 未須貪結子,對汝不勝清。 29、《南山除夜》 薰風吹船落江潭,日月除盡猶湖南。 百年所已度強半,十事不能成二三。 青編中語要細讀,蒲團上禪須飽參。 兒時顏狀聽渠改,瀟湘水色深挼藍。 30、《木魚戲成》 緣木求魚卻得魚,擊鮮日日向齋盂。 可憐鉤掛濠梁上,大勝馮驩每食無。 31、《瓶中梅》 小窗水冰青琉璃,梅花橫斜三四枝。 若非風日不到處,何得色香如許時。 神情蕭散林下氣,玉雪清瑩閨中姿。 陶泓毛穎果安用,疏影寫出無聲詩。 32、《乞筆》 市上無佳筆,營求亦已勞。 護持空雪竹,束縛欠霜毫。 此物藏三穴,須公拔一毛。 不堪髯主簿,取用價能高。 33、《柔桑陌》 南陌綠成陰,園林正春老。 能令蠶事辦,更遣鸮音好。 34、《三老亭》 華發累朝人,蒼髯幾時樹。 政恐郢斤尋,明堂要材具。 35、《山礬》 青云葉底雪花繁,只與田家插髻鬟。 不枉涪翁初著句,能令大士久開顏。 >>>更多美文:詩歌作品
ER188TWEWQ155W
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料理包開箱 》小家庭冬季聚會,餐桌上的料理靈感大公開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料理包開箱 》冬天必備的暖心料理,家庭聚餐不再煩惱踏輕蝦黃厚薑母鴨鍋物料理包開箱 》冬天小家庭聚餐,湯品和鍋物的完美搭配